星期日, 8月 21, 2005

35歲前要做哪33件事?

一本台灣書叫「35歲前要做哪33件事?」列出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,我做到的不很多,有的我也想做,只是下不出決心來。

第一步:建立開闊的人生格局
  • 第1件事: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
    選對自己的路、建立自己的風格,就等於站在有光的地方,讓他人對你過目不忘。
  • 第2件事:永遠心向陽光的生活態度
    每個人都應該時常微笑,早上精神抖擻地去工作,放寬心態去面對問題。
  • 第3件事:重新定義「中年」
    35歲與年齡上所劃分的中年很近,但離青春也不遠,只要你的心還年輕,中年也許永遠不會來。
  • 第4件事:得到「心靈復原力」
   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「心靈復原力」強弱,比教育程度、經驗、能力、人脈等因素更能決定他的成就。
  • 第5件事:簡約生活
    一定要能認真區別自己生活上的「想要」「需要」與「必要」。
  • 第6件事:懷抱一個偉大的夢想,緊抓現實的當下
    打造自己成為千里馬,或成為別人的貴人,不一定要成為偉人才偉大。
  • 第7件事:養成每天讀取新聞的好習慣
    不關心世界變化的人,恐怕也不真正關心自己將去向何方。
  • 第8件事:培養自己良好的睡眠習慣
    有良好睡眠的人,能夠在日常生活壓力中表現出自信、自尊和獨立能力。
  • 第9件事:制訂自己的keep fit計畫
    訓練自己體態的輕盈、肢體的柔軟,吃「悅性食物」(對身體有益的食物),讓身體保持清醒的狀態。
  • 第10件事:擁有謙沖致和的態度
    時時注意自己的舉止,有脾氣時要和自己的心溝通。
  • 第11件事:一定要擁有一次人生的大挫折
    這是本書特別強調的一件事,因為挫折使人謙遜、挫折使人貼近生命、挫折使人發現真實的自己。
  • 第12件事:豐富自身內涵
    怎樣讓自己知道得更多?當然是閱讀。
  • 第13件事:每週一次整理(反省)自身
    目標放久了也會積灰塵,請你有時候回頭看看走過的路,如果發現自己越走越偏,就要想辦法回到想要的路途上去。
第二步:建立自己的「人生目標清單」
  • 第14件事:準確地設定人生目標
    面對一張白紙,也面對自己的過去和未來,精準地設定短期、中期與長期的終生目標,並且一個一個將它們實現。
  • 第15件事:對世界懷抱一個希望
    就像全球最大非營利企業「慈濟」的開端,只是來自證嚴法師的一個慈悲的「念頭」。
  • 第16件事:產生令自己有價值的獨門創意
    讓自己擁有獨一無二的創意,就能擁有更多生活的能量和籌碼。
  • 第17件事:考幾張證照
    未來台灣將會邁向以證照取勝的社會,而準備證照的過程,又可以讓你保持不間斷的學習律動,可謂一舉兩得。
  • 第18件事:至少進一次大公司
    大公司是指各行各業中口碑和風評領先的公司,是35歲以前累積工作資歷及相關人脈的重要方法。
  • 第19件事:為事業而不是為工作奔波
    如果你一直抱怨工作不合自己的興趣,那麼請一定要在35歲前進行轉換。
  • 第20件事:搞定外語
    如果你在一開口的時候就怕錯、怕對方聽不懂,就很難學好。
  • 第21件事:保持不間斷的學習律動
    讓自己隨時都像一塊海綿,有鬆柔的綿勁去整合自己現有的、吸收自己缺乏的。
  • 第22件事:擁有屬於自己的金錢規畫
    35歲之前一定要學會聰明地花錢。
  • 第23件事:離群索居十天、一個月
    從獨居的生活中發現自己生活的無限可能。
  • 第24件事:背著背包去走走
    旅遊會雕塑你不同的世界觀與國際觀。
  • 第25件事:培養一種自己的獨享趣味如果你有一項業餘愛好,它還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
  • 第26件事: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節奏
    當你真正決定自己想要什麼以後,要做的就是努力把理想變成現實。
  • 第27件事:擁有一個自己的角落
    擁有屬於自己的秘密基地,抽出一些時間來,好好享受一下。
  • 第28件事:做一次義工
    在另一種勞碌中,體會到心靈的單純與充實。
  • 第29件事:見一個「夢中人」
    去見一個你想見的人,趁自己青春正年少,眼神清澈而還不市儈時。
第三步:建立自己的人脈存摺
  • 第30件事:只需和少數人保持和諧關係
    為對你來說真正重要的人騰出時間。
  • 第31件事:真的可以說「不」
    為他人著想,也不放棄自己的原則,你才能過得更開心。
  • 第32件事:對父母承諾必不可少
    大多數父母對子女的要求並不多,有許諾也足夠讓他們幸福了。
  • 第33件事:交一個知己
    一個即使在半夜你也可以打電話給他的朋友,而且知道他會盡可能地幫助你。

沒有留言: